烏克蘭國際發明展 雲科大奪得9金5銀
2021第17屆烏克蘭國際發明展採線上競賽,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師生研究團隊獲得9金5銀的榮耀。
9件金牌作品為前瞻學程陳靜茹老師(研究團隊:張傳育、黃悅民、程嘉彥、李孟學、李元碩、戴振宇)研發的「浮標定位監測方法及浮標定位監測系統」。此作品整合LoRa無線傳輸系統與RTK模組,以LoRa遠距離無線傳輸機制與地面端資料傳輸整合,同時於水工模型試驗場驗證並改善浮標系統RTK資料傳輸接收穩定性,即時解算系統精度。為近岸洋流提供高精度遠距離的全面性資料接收方法。
創設系杜瑞澤老師(研究團隊:蕭巧欣)研發的「嬰兒安全枕」,當嬰兒學會翻身時,容易因為翻身呈現趴姿導致窒息。嬰兒安全枕特色:(1)枕頭中矽膠材質部分具有彈性,可防止嬰兒翻身趴睡,避免窒息。(2) 嬰兒安全枕兩端可調整束帶固定毯子,避免遮蓋口鼻。(3)枕頭中乳膠材質層佈滿透氣孔洞使嬰兒睡覺時不會感覺到悶熱。
電子系郭柏佑老師(研究團隊:周榮泉老師、賴志賢老師、陳永諭、賴韋豪、張俊宏)研發的「用於尿酸檢測之EGFET電阻分壓器結合讀出電路之量測系統」,此技術是用於尿酸檢測之CMOS生醫感測器,基於EGFET電阻分壓器結合儀表放大器之量測系統,在使用上會更簡單,而陣列型感測窗口以及銀參考電極可以快速更換使用以及節省量測體積。
電機系吳先晃老師(研究團隊:高啟軒、李承隆)研發的「智能化球拍噴塗路徑之軌跡生成與偏移修正」,本作品是以六軸機械手臂結合三維機器視覺,建置智能化球拍噴塗路徑軌跡生成與偏移修正系統。系統將針對不同類型的球拍自動生成專屬之機械手臂正放噴塗路徑,省去人工教導所花費的時間。在實際產線執行球拍噴塗作業時,球拍在產線移載中若產生了偏離,透過三維機器視覺,量測球拍各軸旋轉角度,並將對應型號之球拍正放噴塗路徑做即時的修正,以智能化的方式使機械手臂對產生偏移的球拍仍能進行正確的噴塗。
電機系洪崇文老師(研究團隊:曾士軒、蔡承佑)研發的「智慧夾爪料件辨識系統」,本作品使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對夾爪抓取對象進行實時處理和分類,所有的處理從取樣到人工智慧模型的運算進行分類,都實現在低成本的微控制器完成邊緣運算。不同形狀與大小的夾料在夾爪夾取時會產生不同的振動頻率域分布與隨時間變化,微控制器內建的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對氣動夾爪夾顎上的加速規感測的夾取即時動態振動訊號進行取樣,數據通過短時傅立葉變換(STFT)轉換為圖像,然後採用CNN算法提取特徵進行物體分類。
化材系粘譽薰老師 (研究團隊:周榮泉老師、賴志賢老師、郭柏佑老師、永真榕、吳怡葶)研發的「g-C3N4/TiO2奈米纖維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光陽極」,本發明係以二種奈米材料(氮化碳)備置之g-C3N4/TiO2 NF作為附加層修飾DSSC後與標準DSSC相比,改善了DSSC之光電轉換效率及光伏性能。
資工系張傳育老師(研究團隊: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副院長、張閔翔、劉凱翔)研發的「零接觸檢測心率及呼吸偵測技術」,心率及呼吸率常被做為人類生理及病理上的重要診斷評估參數,常用的心率及呼吸偵測皆是以接觸式的裝置進行測量,近年來攝影設備及電腦計算效能的提升,本團隊以攝影機做為偵測工具,結合電腦視覺與AI深度學習技術,透過觀察頭部因心臟收縮而產生的微振動,估算心率及呼吸率,其心率偵測的誤差為±2下/分,呼吸率偵測的誤差為±4次/分,極具臨床實用價值,並已突破現有非接觸式檢測易受環境光源影響的問題。
機械系王永成老師(研究團隊:高宗彥、邱柏誠、黎家誠)研發的「自動控制省電升降機構系統」。目前運用於工廠的貨梯皆以單一馬達做為驅動,但貨梯為空負載時仍然使用大馬力之馬達輸出,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因此設計能夠降低能源消耗的電梯,藉由自動控制系統如PLC控制器結合荷重感測器以判斷貨梯為空負載或重負載,並且運用磁性離合器適時切換大小馬力之馬達以達成空負載時省電之功能。經實際數據測試比較,若將空負載切換成小馬力馬達輸出能夠省下將近1/4的電力。
前瞻學程王斯弘老師(研究團隊:游仁佑、徐育勝、張英晟、詹哲宗)研發的「農地調查AIoT應用與車載整合系統」,本作品應用嵌入式系統、人工智慧,並整合物聯網之概念,透過車載系統或輸入照片資料等方式,自動辨識出農地的利用狀況,以及是否違反空氣汙染防制法或消防法所制定之相關規定,並結合地籍圖資服務系統,為內政部的國土調查計畫以及環保局的土地利用調查提供有效的資料,且能有效改善任何有關農地調查之工作。
另五件銀牌作品為機械系王永成老師(研究團隊:張中平老師、張軒誠)研發的「多自由度檢測之差動式干涉儀系統」,此系統可改善傳統干涉儀只能量測線性軸之問題,此系統只需移動單軸,便可量測到物件六個軸向的自由度誤差,整合了光學、光路設計、雷射量測、感測器的應用、訊號濾波與計數以及校正計數的功能等,透過處理後的訊號,就可以達到在線性軸上移動而量測到六個自由度誤差的干涉儀量測系統,改善傳統干涉儀在量測上只能量測三個線性軸自由度的限制。
創設系彭立勛老師(研究團隊:林愛詠)研發的「循環消毒機」,本作品為家庭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它的功能包括除濕與環境消毒,將吸收室內水氣儲存在水箱內,與有殺菌效果的異丙醇有機溶劑混合成殺菌酒精儲藏於消毒水箱,智能噴霧系統設定時間,能定時自動噴灑,消毒大面積的環境,達到循環用水與節能效果,並維持環境衛生,讓人在生活上更安心。
環安系萬騰州老師 (研究團隊:賴明茂老師、董信宏、王厚尹、李雅雯、陳芳如)研發的「微生態資源循環教學系統」,本創作運用自然材料圍塑一圓狀圍籬,在其中放入土壤以及數個經設計之廚餘管體,其特色為表面有鑿孔,提供蚯蚓穿梭在土壤與廚餘中,達到分解廚餘與土壤混合,提供蔬菜養分的高效系統。並透過蔬果的成長狀況,監測土壤的營養程度與環境改變,提出數據及開發因應各氣候環境之種植系統。旨在打造一友善環境的循環系統,解決家庭、社區、學校等大量廚餘處理的問題,提出解決氣候轉變的對策,鼓勵大眾環境保護由日常做起。
電子系賴志賢老師(研究團隊:周榮泉老師、粘譽薰老師、林易瑭、許維程、楊承霖)研發的「具備銀-氧化還原石墨烯複合薄膜對電極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新一代的太陽能電池,具有無毒、便宜等特性。目前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通常使用鉑(Pt)作為對電極材料;但由於鉑是貴金屬,產量稀少且價錢昂貴,導致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成本無法降低。因此對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普及而言,需要發展無鉑對電極。目前無鉑對電極最常使用之材料為還原氧化石墨烯(RGO),具有高導電性、大量製造及便宜之優勢。本作品在RGO材料中摻雜銀(Ag)奈米粒子,藉以提升對電極之導電性與催化能力。相較於單純使用RGO之對電極,本發明所提出具有銀奈米粒子摻雜RGO對電極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提升55.67%。
化材系吳知易老師(研究團隊:陳和瑞老師、劉冠宏、林詩芸、姚力愷、何邵軒)研發的「以二甲苯基芴雙咔唑和噻吩基呋喃共聚物製備電致變色元件之長效轉換穩定性佳與高光學對比智慧窗」,隨著人們對地球暖化危機意識提高,綠色建築概念風靡全球,因此智慧窗的技術也引人注目。此發明是採用通電的方式,讓元件內的材料產生氧化還原反應,利用其特性呈現不同顏色,只要透過微小的電壓切換,即可在你眼前呈現出多種玻璃顏色來阻隔窗戶進光量,減少冷氣用電量以達到室內節能減碳目的。
自動控制省電升降機構系統作品照片
浮標定位監測方法及浮標定位監測系統照片
智慧夾爪料件辨識系統作品實體照片
零接觸檢測心率及呼吸偵測技術-單人檢測畫面照片
嬰兒安全枕作品照片
承辦單位:研究發展處
單位主管:翁萬德研發長
聯 絡 人:李嫦孺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 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