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沿海地區第一座以國產柳杉及闊葉樹疏伐木並由雲科大學師生與居民共同搭建的觀海亭,在成龍濕地揭牌啟用。記者蔡維斌/攝影
為推廣國產材利用及國土生態綠色網絡,呼應2050年淨零排碳,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與雲林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學系合作,在口湖鄉成龍濕地以國產木材搭建出適合沿海濕地環境的木構「觀海亭」,師生攜手製作,以國產材做示範,傳遞低碳觀念,歡迎大家來成龍溼地找個角落坐下,吹海風、看無敵海景,體驗木構空間的魅力。
今天上午「觀海亭」舉行揭牌,林業及自然保育南投分署長李政賢主持,多位專家學者、木材加工業者、NGO團體、社區村民共襄盛舉,並探討未來國產材利用、濕地保育及永續生態發展願景。
這項「2023年成龍社區低碳木構築空間示範計畫」邀請國內木構建築先驅洪育成擔任設計指導,張潤文為結構顧問,選擇出優秀作品,再由林業保育南投分署支援國產柳杉及闊葉木材,委由福樟公司製材,結合雲科大學生及社區志工共同施工搭建完成,把來自山區的國產材和海岸濕地緊扣一起,象徵國土綠網軸線緊密結合,意義非凡。
南投分署長李政賢指出,成龍濕地是西南沿海重要的生態地景,也是規畫國土生態綠色網絡「沿海生態軸」重要的區塊,成龍社區居民與濕地共生共存,這次與雲科大合作推動「低碳木構築空間示範計畫」特別擇定成龍,除希望以推廣國產材利用,更盼能將林業保育署國土綠網政策拓展到西南沿海。
成龍濕地多年來在林業署、觀樹教育基金會及社區合作下開辦「國際環境藝術節」;傳遞環境保育及美學觀念成果,已享譽全國。這次再以建築設計課程導入節能減碳的木構空間設計,將環境藝術節以觀賞為主的裝置藝術,進一步導向具使用功能的建築空間,一則培養愛木的設計師種子、一則回應沿海嚴酷氣候挑戰下木造建築的可能性,這也是「觀海亭」誕生的意義,歡迎大家來成龍溼地吹海風、看海景,體驗木構空間的魅力。
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現場木作組裝木材涼亭。記者蔡維斌/翻攝
雲林科技大學建築系學生參與國產材木料加工。記者蔡維斌/翻攝
口湖鄉成龍濕地藝術裝置美景,以成為全國知名度的生態濕地。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沿海地區第一座以國產柳杉及闊葉樹疏伐木搭建的觀海亭,設在成龍濕地。記者蔡維斌/攝影